
正高級工程師
石宇,正高級工程師,畢業于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,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。2012年至今在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從事模式識別、計算機視覺、智能感知與推理等人工智能領域的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應用?,F任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智能安全技術研究中心主任,重慶市智能視頻分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,重慶市人臉識別協同創新中心主任,民航反恐技術聯合實驗室副主任。入選中科院西部青年學者,重慶英才,首屆重慶最美工程師,姑蘇領軍人才等人才計劃。帶領團隊發表高水平論文近百篇,授權知識產權近百項,獲國際頂級計算機視覺大賽冠亞軍10余次,獲得省部級獎項10余項。率先攻克民航高可信度人臉識別技術,推動人臉識別技術在民航機場推廣應用,覆蓋全國60%重點機場,2019年實現全國首個機場安檢全流程“刷臉”通關系統,民航局評價該項目推動了機場安檢流程的智能化變革。2019年5月推動中科院與民航局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。
智能安全技術研究中心
模式識別、計算機視覺、智能感知與推理
1、科技獎項
[1]?機場安檢智能識別系統,重慶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科技成果創新獎一等獎,2017年12月,排名第一;
[2]?安檢人臉識別輔助驗證系統,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獎,2018年12月,排名第二;
[3]?民航智慧安保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推廣,中國科技產業化促進會科技創新獎二等獎,2020年10月,排名第一;
[4]?內河通航要素的智能視覺評測技術,重慶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創新成果獎一等獎,2020年4月,排名第三;
[5]?人工輔助驗證智慧安保系統,中國科學院人工智能產學研創新聯盟,中科院人工智能研究亮點工作成果,2021年12月;?
[6]?軟件定義視覺映射模型及應用,川渝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協同創新成果獎二等獎,2023年7月,排名第三。?
2、人才獎項
[1]?2017年,中國科學院“西部之光”青年人才A類 ;
[2]?2019年,重慶市產業技術帶頭人(人工智能);
[3]?2020年,重慶市電子學會十佳優秀科技工作者;
[4]?2021年,重慶英才·創新創業示范團隊;
[5]?2023年,重慶市最美工程師;
[6]?2023年,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。
1、學術論文
[1]?Robust Face Alignment via Deep Progressive Reinitialization and Adaptive Error-driven Learning,2021(CCF A,中科院一區)
[2] EILPR: Towards End-to-end Irregular License Plate Recognition based on Automatic Perspective Alignment,2022(CCF B,中科院一區)
[3] Hierarchical Synergy-Enhanced Multimodal Relational Network for Video Question Answering,2023(CCF B,中科院三區)
[4] ESMformer: Error-aware Self-supervised Transformer for Multi-view 3D Human Pose Estimation,2025(CCF B,中科院一區)
[5] Multi-View Face Recognition Using Deep Attention-Based Face Frontalization,2021(CCF B類)
[6] Multi-Level Hierarchical Network with Multi-Scale Sampling for Video Question Answering,2022(CCF A類)
[7] Efficient Hierarchical Multi-view Fusion Transformer for 3D Human Pose Estimation,2023(CCF A類)
[8] Efficient End-to-End Video Question Answering with Pyramidal Multimodal Transformer,2023(CCF A類)
[9] Attention Based Network with DA-Loss for X-ray Contraband Automatic Detection,2023(CCF B類)
[10] Deep Semantic Graph Transformer for Multi-view 3D Human Pose Estimation,2024(CCF A類)
2、其他出版刊物
[1] “人工輔助驗證智慧安保系統”帶動民航智能安檢模式的變革,《中國科研信息化藍皮書2020》pp: 320-339,2020年,排名第一;
[2] 自主研發人工輔助驗證智慧安保系統實現機場“一臉通關”,《科技成果管理與研究》5: 51-52,2020年,排名第二。
3、代表性專利
[1] 基于神經網絡的人臉檢測模型的訓練、人臉檢測方法及系統, 發明專利,2019-10-25,中國,ZL 201610906338.2.
[2] 一種用于X光機圖像解析度測試體定檢的方法及系統,發明專利,2020-11-20,中國,ZL 201811629765.6.
[3] 一種基于近紅外單目攝像的活體檢測方法及系統,發明專利,2019-07-05,中國,ZL 201910221151.2.
[4] 一種用于登機牌信息驗證的文字檢測識別方法,發明專利,2020-06-09,中國,ZL 201910143301.2.
[5] 自適應網絡的行人重識別方法、裝置、設備及存儲介質,發明專利,2020-10-09,中國,ZL 201910159239 .6.
[6] 一種基于雙目圖像的非交互式人臉活體檢測方法及系統,發明專利,2023-04-28, 中國,ZL 201910707079.4.
[7] 基于圖像檢測的目標框預估方法、系統、設備及介質,發明專利,2023-02-10,中國,ZL202010149626.4.
[8] 一種基于人臉視頻關鍵幀的活體檢測方法, 發明專利, 2023-02-10, 中國,ZL 202010870462.4.
[9] 圖像矯正方法、不規則文本識別方法、裝置、存儲介質和設備,發明專利,2023-08-01,中國,ZL 202010033574.4.
[10] 一種基于三目圖像采集裝置的人臉識別認證系統,實用新型專利,2020-03-20,中國,ZL 202020369115.9.
1、機場安檢智能識別系統,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點專項(弘光專項),1500萬;
2、呼和浩特機場建設人工輔助驗證智慧安保系統,院企合作成果轉化,1875.02萬;
3、235項目,國家重點研發計劃,120萬;
4、公共安全視頻深度解析,中國科學院A類先導科技專項,471.57萬;
5、動態人臉識別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,重慶市科技攻關計劃項目,170萬;
6、應用于X光安檢機的智能識別系統研究及機場應用示范,中國科學院“西部青年學者”,50萬;
7、機場安檢智能識別技術與應用創新創業團隊,重慶市英才計劃,60萬;
8、面向民航機場的機密計算系統應用示范,院所合作,97.68萬;
9、人臉識別支付驗證加密系統產品合作研發,院企合作,500萬。